80%印度虾塘发现EHP,养虾业经历从“预防”到“共存”的转变

发表日期:2021-09-07    来源于:UCN国际海产资讯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1769



80%印度虾塘发现EHP,养虾业经历从“预防”到“共存”的转变。



作者/ Dan Gibson

编译/ 胡路怡


 

在亚洲国家,南美白虾肝肠孢虫病(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问题越来越严重,印度产区发现率甚至高达80%。面对疫病蔓延,养殖板块正转变思路,从早期的预防和控制逐渐演变成如今的适应与共存。


2021水产养殖圆桌会议期间,印度饲料生产商Growel Feeds技术总监Ravikumar Bangarusamy称,2021年始,80%印度虾塘都存在EHP问题,“在20%虾塘,养殖30-40天爆发EHP,60%虾塘是60天后发现问题,那时白虾已长至7-8克。”


“在此,如果2-3克小虾感染了EHP,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很难长至理想上市规格,存活率也不足60%。我们将EHP严重度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严重是每周生长不足1克,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会建议虾农直接收虾,提前结束养殖,没必要再继续了。如果稍微缓和一些,我们建议他们延长养殖周期,直到15-20克规格。”Bangarusamy说。



越南虾类实验室ShrimpVet Laboratory主任Loc Tran称,“EHP是越南养虾业最大的麻烦。养殖户和加工企业都已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并学着如何与疾病共存。”


EHP不同于EMS(早期死亡综合症)和白斑综合症,不会直接致死,而是大大降低白虾的生长速度。如果不被及时发现,虾农可能要浪费掉大量饲料。


越南实验室还发现,感染EHP的虾塘还更容易爆发弧菌和白便病,一旦有过EHP的感染史,往后的养殖很难摆脱这方面的困扰。


在泰国,EHP也是一大问题。泰国国家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主任Kallaya Sritunyalucksana认为,EHP并非很难对付的病原,“我们的研究团队发现,水质好坏决定EHP的发生率,在优越水环境下,EHP难以复制和传播。”


“EHP通过活物传播至干净的虾塘,我们的实验发现,EHP孢子不难杀死,如果用75度以上温度进行处理,传染性就会消失,目前我们已发表了两篇论文。”Kallaya说。


如果处理EHP?Loc Tran建议,第一要务是使用SPF+种虾,确保虾苗本身不带病原。第二,使用铺膜虾池,避免EHP孢子在土壤中富集,去感染下一茬的养殖。


在越南,水泥池和圆形养殖池越来越流行,乐观估计,30-40%越南虾塘使用了塑料铺膜,养殖密度随技术创新提升,养殖模式越来越可控。Tran说。

头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首页 |  对虾之都概况 | 新闻资讯 | 产品展示 | 供求信息 | 养殖技术 | 市场导向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对虾之都--湛江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8683号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经济开发区乐山路23号恒兴大厦2118 Email:zjaap@vip.163.com
电话:86-0759-3582632 传真:86-0759-3582631
技术支持:广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