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贸易信息》(2022年第98期).doc
SWIFT还能风光多久? 欧盟日前同意切断俄罗斯最大银行 Sberbank在 SWIFT系统中的业务,从而将这一 “金融核弹 ”对俄的打击范围进一步扩大。作为此次西方对俄一系列金融制裁中的一张 “王炸 ”,将俄金融机构剔除出 SWIFT的杀伤力显然不容小觑。不过, SWIFT真能成为永久 “统治 ”全球金融信息和支付指令传递的完美系统吗?一些业内人士眼下对此却并不看好。万事达卡首席执行官 Michael Miebach就预计,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普及, SWIFT可能将在五年内被取代。 Miebach对央行数字货币不吝溢美之词,他认为如果这一领域发展良好,企业不仅可以节省支付成本,也可以提高整体生产力,这将是未来的真正目标。 Miebach表示,他相信 SWIFT可能不会是未来跨境转账的唯一主导系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 SWIFT,全称是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其成立于 1973年,是一个连接全球数千家金融机构的高安全性网络,金融机构使用它来发送安全信息和支付指令。由于全球各国的众多金融机构、国家间的标准存在差异,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时,需要一个畅通的渠道,而 SWIFT就是目前国际上传递金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不过,随着近年来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蓬勃发展,未来 SWIFT是否还能长期在国际支付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央行都正在推行着各自的数字货币计划,其去中心化的内核将有助于绕过 SWIFT转账网络的限制。
中国制造业 PMI回升至 49.6,连续 3月低于 50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 5月 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2年 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 49.6。比上月上升 2.2个百分点,但连续 3个月低于 50的荣枯线。由于寻求完全遏制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严格的出行限制扩大至北京市等地,经济仍未摆脱低迷状态。 PMI以 3200家制造业企业为对象实施调查。按新订单、生产和从业人员等项目调查。指数高于 50表明制造业活动趋于扩张,低于 50则表明制造业活动趋于萎缩。 5月为 3个月来首次高于上月。原因是自 3月底维持封城的最大经济城市上海市分阶段推进经济重启。但是,距离经济正常化依然遥远,北京市等的出行限制也成为景气度改善的重负。
中国产金属硅对日出口价下跌 15% 用于铝合金添加剂等的金属硅正在加速降价。中国产硅的对日出口价格比上月下降 15%。由于芯片短缺,汽车产业长期生产停滞,铝合金的需求放缓。此外,用于铝和钢铁的稀有金属等也开始出现价格下跌的趋势。为了提高耐热性和耐磨性等,金属硅被添加到铝合金中。从金属硅的对日本出口价格来看,中国产硅用于铝合金的等级目前为每吨约 2900美元,比上月下跌 15%。相比上月(下跌 10.5%)降幅进一步扩大。从金属硅的对日行情来看,在主产地中国, 2021年因限电加剧了供应隐忧,一度涨至超过 1万美元的水平。随后略微下降,但一直高居不下。以脱碳化为背景的光伏板用途的需求坚挺,同时由于原油和液化天然气( LNG)上涨带来的电费上涨,金属硅的生产成本也在提高,对行情构成支撑。最近,由于作为铝合金主要需求方的汽车行业持续压缩产能,市场认为铝合金供过于求的看法加强。这成为金属硅行情的下行压力,超过了支撑因素。
被俄罗斯“断气”国家名单不断扩大:荷兰、丹麦最新上榜 继芬兰拒绝以卢布支付燃料费用成为第三个被俄罗斯断供天然气的欧洲国家之后,荷兰和丹麦又将成为俄罗斯 “断气 ”名单上的欧洲国家, 4月下旬,波兰和保加利亚相继被“断气 ”。当地时间 5月 30日,荷兰 GasTerra公司表示,在拒绝俄罗斯天然气公司 Gazprom提出的以卢布为新付款条件后,俄罗斯将停止对荷兰的天然气运输。俄气工业股份公司此前通知,因尚未收到荷兰 GasTerra公司 4月份的欠款,已经通知其将从 5月 31日起断供天然气。 GasTerra公司称,一旦俄罗斯停止对其供应就意味着从现在到 10月 1日,大约有 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将不会被交付,届时该公司与俄罗斯能源巨头的合同将到期,而此供应量略高于俄罗斯去年对欧盟供应总量的 1%。此外,由于丹麦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 OrstedA/S拒绝用卢布支付,该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的国家。 Orste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正为俄罗斯断气做准备,并预计未来将能够在欧洲批发市场获得替代供应。这家丹麦风电巨头此前已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订了一份每年 20太瓦时的长期合同,这大约占欧盟去年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 1.3%,占丹麦去年进口 24太瓦时天然气的 80%以上。不过,在今年早些时候, Orsted表示,其计划购买远低于合同允许的上限。今年 3月末俄罗斯出台新规,要求对俄 “不友好 ”国家自 4月 1日起必须以卢布结算天然气,应先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户,再通过此账户付款购买俄方天然气。此前欧盟拒绝用卢布结算的要求,认为此举等于变相支持受西方制裁的俄罗斯。
印度小麦成新宠:多国提出采购请求需求量超过 150万吨 据媒体援引政府消息人士报道,印度已收到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小麦供应请求,这些国家需要小麦来克服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短缺。一位参与决策的政府官员表示:“已有超过 6个国家与印度接洽,要求提供超过 150万吨小麦,我们将看看如何处理这些请求。 ”该官员补充称:“印度热衷于帮助脆弱的国家和任何需求小麦的人。”据悉,大部分请求来自于印度的邻国孟加拉国,该国是印度小麦的常规买家。对孟加拉国而言,印度小麦的优势是便宜,价格通常要比其他地区的小麦低 30%,而且印度的货物只需一周左右就能达到孟加拉国。数据显示,在截至 2022年 3月的财政年度,孟加拉国从印度进口了创纪录的 400万吨小麦,而这一数字去年同期仅为 120万吨。有贸易商警告称,孟加拉需要大量小麦,而印度可能无法满足其全部要求。消息人士还透露,除了孟加拉之外,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埃及通过外交渠道,向印度提出供应 50万吨小麦的请求。此外,牙买加和一些亚洲国家也在印度小麦买家之列。印度据称还收到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等国提供小麦的请求。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小麦供应形势趋紧,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的印度,成为了众多小麦进口国的供应来源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印度此前并非主要小麦出口国。这一方面是印度本身人口众多,国内需求大。另一方面,印度小麦出粉率为 87%,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限,其主要受众为阿富汗和孟加拉两国。由于印度正在经历罕见高温侵袭,为保障其国内粮食供应,印度此前宣布禁止小麦出口,不过该国同时强调,政府采购并不受出口禁令的限制。
麦格理为亚太基础设施基金募资 42亿美元 麦格理集团旗下资产管理部门为一个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基金完成了 42亿美元的募资,超过了 30亿美元的目标。麦格理资产管理公司表示,包括此次募资在内,该公司目前管理着超过 150亿美元的资金,专门用于投资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该公司表示,这只基金是该系列基金中的第三只,已经获得了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全球机构投资者的承诺。麦格理亚太基础设施基金投资主管 Verena Lim表示:“尽管该地区的市场确实多样化,但可投资的前景已大幅拓宽,因为我们看到一些共同主题推动了新机遇,包括数字化、去碳化和可持续发展。”麦格理表示,截至 3月份,该公司管理着 1970亿澳元(约合 1417.6亿美元)的全球基础设施资产。
亚洲最大药企警告:全球经济危机重重,唯有降价才能求生 伴随着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医药行业可能面临药品价格下跌的压力。亚洲最大制药公司武田制药警告,全球经济衰退将影响各国医疗预算,迫使整个制药行业降价。武田制药 CEO ChristopheWeber在致股东信中表示,由于应对诸如俄乌危机、气候变化等危机的成本大幅增长,今年各国政府医疗预算的压力有所增加。伴随着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医药行业可能面临药品价格下跌的压力。 Weber表示,俄乌危机表明,武田制药正在一个“非常不确定和政治分裂 ”的世界中运营,公司正在进行 “情景规划 ”,以确保能够对任何突发情况做出反应。 Weber的担忧有其历史依据。世卫组织研究显示,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欧洲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药品定价和监管改革。这导致 2008~2011年欧洲的药品销量略有增长,价格却显著降低。 BMO Capital生物制药分析师 Evan Seigerman表示,上述国家主要通过政府直接参与药品价格谈判,因此可以对价格施加下行压力。在经济衰退情况下,如果政府医疗预算压力很大,制药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定价压力。在全球药品降价趋势下,美国市场是唯一的例外:在 2017~2021年,美国专利药品标价年平均上涨 18%。Seigerman表示,尽管存在折扣,但由于美国国会在通过药品价格改革立法方面存在政治困难,美国的定价压力可能不会那么明显。拜登政府去年曾试图通过法案,允许政府就医疗保险计划的药品进行谈判,但最终在国会受阻。
法国 5月通胀率创 1985年 9月以来最高 法国统计机构 Insee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法国 5月份同比通胀率较 4月份加速上升,超出预期值,并创下 1985年 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按法国标准计算的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5.2%,《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测升幅为 5.1%。4月份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4.8%。按照欧盟调和标准,法国 5月份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5.8%,4月份为上涨 5.4%。5月份消费价格环比上涨 0.6%,与《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测一致。 4月环比升幅为 0.4%。
墨西哥燃料补贴难以为继 据媒体报道,由于油价持续高企,燃料补贴政策正让墨西哥的负担越来越重,该国目前支出的汽油和柴油补贴成本已经超出了其国内石油公司的出口收入。墨西哥是 OPEC+成员国,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全球燃料价格上涨,该国 5月份汽油和柴油补贴支出预计将达到约 23.9亿美元,而其国有石油公司的原油出口收入约为 10.4亿美元,不及补贴成本的一半。据估计,在这项支出上,墨西哥财政部光是 5月就面临约 13.5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墨西哥总统 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曾承诺,将限制国内燃油价格上涨,涨幅不会超过平均通胀率。俄乌冲突爆发后,尽管全球油价进一步飙升,但墨西哥政府承诺将油价上涨带来的额外收入用于补贴国内燃料价格。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这项补贴政策一度让其北部邻国的民众钻了空子。由于美国国内汽油价格高居不下,大量美国公民越过边境,来到墨西哥囤积汽油。今年 3月,墨西哥财政部长 Rogelio Ramirez de la O曾表示,虽然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在上涨,但墨西哥也受益于更高的石油收入,政府有足够的空间提供补贴。然而,分析师警告称,受国际油价上涨推动,政府的成本已经大幅增加,并且还在加速。作为主要的原油出口国之一,墨西哥每天对外出口的石油产能高达 100万桶。该国目前在其国内拥有 6家正在运营的地方炼油厂,在美国拥有一家炼油厂,还有一家正在建设中。虽然墨西哥的目标是能生产全国所需的燃料,但这些工厂长期投资不足,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国内销售中仍有近一半依赖外国汽油。
澳大利亚一季度经常帐盈余意外收窄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经常账户盈余意外收缩,原因是企业向海外投资者支付了更丰厚的股息,同时进口远远超过出口。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经常帐盈余收窄至 75亿澳元(约合 53.8亿美元),远低于预期的 134亿澳元。净出口对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影响将达到 1.7个百分点,高于此前预测的 1.4个百分点。
土耳其反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刊登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一篇文章,文章阐释了土耳其反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立场。文章写到,土耳其坚持认为瑞典和芬兰的加入对北约自身的安全和未来构成风险。土耳其完全有权利期望想要加入北约的国家阻止库尔德工人党的招募、筹款和宣传活动。文章还提到,土耳其希望想要加入北约的国家制止所有恐怖组织的活动并帮助土耳其引渡这些组织的成员。土耳其还希望这些国家支持北约成员国的反恐行动。除非这些国家采取必要措施,否则土耳其不会改变立场。瑞典和芬兰本月 18日正式申请加入北约,遭到北约成员国土耳其的反对。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不会允许对土耳其实施制裁的国家加入北约。
土耳其一季度 GDP同比增长 7.4% 土耳其统计局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土耳其 GDP同比增长 7.3%,不过 4月份通胀率达到了 20年来的高点,且土耳其货币正在贬值。土耳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的增长受到私人消费的支持,后者同比增长 19.5%。政府消费增长 0.9%,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长 1.1%。净出口也推动了增长,得益于土耳其里拉的贬值。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长 16.8%,进口增长 2.3%。
韩国 4月生产消费投资指标均下滑,为两年多以来首次 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反映各产业动向的三项重要指标——生产、消费和投资 4月份全线下滑。这是自 2020年 2月以来 3项指数时隔 26个月再次同时下降。 4月整体产业生产(经季节调整、农林渔业除外)指数为 116.4(2015年为 100),环比下滑 0.7%。该按行业来看,采矿工业 4月下降 3.3%,时隔 7个月转入负值。受半导体(-3.5%)和食品( -5.4%)生产减少影响,制造业生产减少 3.1%,公共行政下滑 4.3%。服务业和建设业各增 1.4%。随着私人聚会和营业时间限制等保持社交距离措施的解除,餐饮和住宿业生产大增 11.5%,协会·修理·个人生产( 8.7%)、建筑业生产( 1.4%)也有所增加。反映消费动向的零售销售额指数(经季调后)为 119.7(2015年为 100),环比缩减 0.2%。该指数今年 1月( -2%)环比下滑, 2月持平, 3月( -0.7%)和 4月连降两个月。设备投资环比减少 7.5%,连续三个月呈现减趋。韩国统计厅分析称,随着全球供应链出现差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半导体设备等投资有所推迟。显示当前景气的经济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为 102.1,环比下降 0.3个百分点,继 3月份之后连降两月。显示今后景气的先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为 99.3,环比降 0.3个百分点,连续 10个月下降。按品类看,服装等准耐用品( 7.7%)和乘用车等耐用品( 0.4%)销售有所增加,受疫情好转医药品销售减少的影响,非耐用品( -3.4%)销售减少。韩国统计厅表示,受采矿工业生产调整等影响,整体生产指数下滑,零售销售和设备投资等内需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从整体来看,经济复苏和改善趋势停滞不前。下行因素主要有全球通胀(物价上涨)忧虑蔓延、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压力加剧等,上行因素则包括防疫措施解除、政府执行补充预算、企业发布大规模投资计划等,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
日本 4月工业产出大幅下降,零售销售增长 日本 4月工厂产出大幅下降,因为新冠疫情和更广泛的供应中断对制造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给这个依赖贸易的经济体的前景蒙上了阴影。日本 4月零售销售录得近一年来最大增幅,因政府放松疫情防控措施后,消费者不顾可能损及国内需求的物价上涨压力,增加支出。数据显示,日本 4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 1.3%,为三个月来首次下降,原因是电子零部件和生产机械等产品的产量大幅下降。虽然随着疫情消退,日本服务业的活动正在回升,但制造业一直受到供应中断和俄乌冲突导致的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日本经济产业省调查的制造商预计, 5月份产出将恢复增长,增长 4.8%,6月份将增长 8.9%。此外,日本 4月零售销售同比增长 2.9%,创下 2021年 5月以来最大增幅。
日本林业白皮书敦促确保国产木材稳定供应 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 2021年度版《森林和林业白皮书》。鉴于海外需求扩大导致木材价格飙升的“木材冲击”,白皮书指出国产木材的稳定供应很重要。 2020年的木材自给率为 41.8%,连续 10年上升,近 48年来首次恢复至 4成上方。白皮书敦促今后也推进用国产木材取代进口木材,减轻受海外市场影响的程度。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美国的住房动工数增多,木材需求增加。全球集装箱不足导致海运费用上涨,进口木材价格猛涨。 2021年 12月来自加拿大和欧洲等地的进口木材加工品的平均单价约为上年同期的 2.1倍,国产木材价格也上涨了。受此“木材冲击”影响,中小建筑公司无法采购到木材,木材生物质发电厂也难以收集到燃料材料。因此,白皮书指出为了国产木材的稳定供应,需要从造林、木材加工到住宅厂商开展广泛合作。关于乌克兰危机,白皮书指出俄罗斯针对实施对俄制裁的日本等禁止了部分木材的出口,今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