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信息》(2022年第99期)

发表日期:2022-06-02    来源于: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1247



《经济贸易信息》(2022年第99期).doc


全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 5年增至 3.7倍
各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正在增持中国人民币。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人民币截至 2021年底达到 3361亿美元,在 5年里增至 3.7倍。这是因为如果只持有美元,暴跌之际的损失巨大,如果与美国在政治上形成对立,还存在美元资产将被冻结的风险。出现将经济实力增强的中国的人民币当做减持美元的替代这一趋势。外汇储备指的是政府和中央银行为应付外汇干预和对外债务偿还等而储备的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统计显示,截至 2021年底的外汇储备(包括黄金等并未配置于各国货币的部分)达到 12.9372万亿美元,在 5年里增加约 2成。按配置于各货币的外汇储备观察美元的比率,自顶峰时的 2001年的 71.52%以后维持下降态势,到 2021年底降至 58.81%,在 5年里下降 6.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占比截至 2021年底增至 2.79%。 IMF自 2016年底开始公布人民币的比率,在 5年里增加 1.7个百分点。比率在各货币中排在第 5位,但增加幅度高于成为美元替代的欧元、日元和英镑。增持明显的是中南美国家。巴西到 2021年将外汇储备中人民币所占的比率提高至 4.99%,与上年( 1.21%)相比增至 4倍。对巴西来说,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巴西出口铁矿石和大豆,进口化学产品和机械。经济关系的加深推动了外汇储备的增加。对智利来说,中国也是居第 1位的贸易伙伴国,电力业务等中国企业的进驻日趋突出。美国高盛统计显示,巴西、智利、墨西哥和秘鲁等中南美 4国的人民币持有额最近接近 300亿美元,与 2018年底相比增至约 10倍。在各国增加人民币外汇储备的背后,存在 (1)避免类似雷曼危机时的美元资产下跌风险; (2)经济关系的加深; (3)政治上与美国对立等多种因素。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带来的对俄罗斯制裁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转折点。这是因为中国有可能为推进远离美元的进程,推动对美国抱有不满的国家等接受人民币结算。


拜登承诺支持美联储抑制高通胀的努力
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他将支持美联储通过减少经济需求来抑制高通胀的努力。目前,美国通胀正处于 40年高位,美联储正以30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提高利率。在周一晚间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拜登概述了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抑制通胀的广泛计划。拜登将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白宫会面,这是自鲍威尔被拜登选择在未来四年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并在5月12日获得参议院确认以来,两人的首次会面。拜登说,就业增速很可能从每月新增 50万个就业岗位放缓至 15万左右,这是美联储抗击高通胀行动的必然结果。拜登称: “要从快速复苏过渡到稳定、平稳的增长,我们现在能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降低通胀。 ”他表示,他同意美联储的评估, “抑制通胀是我们眼下面临的最大经济挑战 ”。拜登计划的第二个支柱要求采取 “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家庭更能负担得起生活支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 ”。拜登列举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升级基础设施、促进住房建设、通过赋予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制药公司谈判的权力来降低药品价格、修复受到干扰的供应链,以及针对外国海运公司收取的费用。拜登计划的第三部分呼吁削减联邦预算赤字;即使在国会和两届不同总统政府批准一项总计 6万亿美元的支出方案以应对新冠疫情之前,联邦预算赤字就已经大幅增加。


美国企业开始更多依靠成本节约而不是涨价
美国企业正采取措施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此前在最近几个季度,它们中的许多更多依靠涨价来抵消通胀影响并支撑利润。 4月份通胀率为 8.3%,达到近 40年来的高点,全球供应链受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劳动力市场紧俏都给企业带来压力。与此同时,近几个月来消费者信心恶化,从汽油到食品杂货等商品价格上涨,而床垫和家电等价格较高产品的需求走软。根据数据提供商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的数据,美国投资级非金融公司(总计 442家)去年第四季度的运营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 23%,总额达到 2.75万亿美元。根据标普的数据,按中位数计算,这些公司在该季度将其总收入的 83.5%用于营运开支,为一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增长反映了工资、能源、库存和租金成本的上升。那些以涨价来应对成本上升的公司可能很快就会遇到厌倦通胀的消费者的阻力。咨询公司 Bain &Co.的合伙人 Michael Heric表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企业通常会更多地寻求提高效率或节约成本,以维持利润率并达到它们向投资者做出的预期。他表示:“最终你会到达那个临界点。”据artner公司称, 20%的首席财务官和他们的副手(包括财务副总裁)正计划在截至 7月的未来三个月期间削减成本以应对通胀。 Gartner在 5月调查了年收入范围从 5亿美元左右至 1,000亿美元的 180多家公司。 Gartner表示,如果目前的通胀水平持续下去,这一比例在第四季度可能会提高一倍左右。企业顾问表示,虽然企业在疫情早期实施了紧急、全面的开支削减措施,但它们现在正采取不那么严厉的措施,旨在实现更长期的节约。

美国重回超级计算机排名榜
田纳西州一台功能强大的新型超级计算机让美国在计算速度上重新夺回了令人艳羡的世界第一,对于这项在科学、医学和其他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的技术来说,这是一大里程碑。这台位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巨型计算机名为 “前沿 ”,该实验室周一宣布,在研究人员用于对超级计算机进行排名的一组标准测试中,它成为了首台取得每秒百亿亿次运算性能的计算机。几年前,美国能源部承诺投入 18亿美元,打造三个具有科学家所谓 “百亿亿次级 ”性能的系统。但伴随世界第一而来的,还有一个警告。一些专家认为,在百亿亿次级计算的竞争中, “前沿 ”比不上中国的两个计算机系统,后者的运营商还没有提交测试结果,供监督 “500强排名”的科学家评估。专家们表示,他们怀疑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是中国没有提交测试结果的原因。 “传言说中国是有些东西的, ”田纳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的杰出教授杰克 ·唐加拉说,他帮助领导 500强排名的评选工作。 “就是没有官方的说法。 ”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加息 0.25点是基准步伐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 7月和 9月分别加息 25个基点将是其 “基准步伐 ”。他回绝了要求欧洲央行以更大幅度加息、从而在今夏一举结束负利率政策的呼吁。经济学家们表示,在德国 5月通胀率飙升至 8.7%的创纪录高位后,欧洲央行很可能会面临更快放弃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压力。但该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 .莱恩表示,退出刺激措施的过程 “应该是渐进的 ”。“(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重点自然是以 25个基点为单位进行调整,因此 7月和 9月会议上提高 25个基点是基准步伐。 ”莱恩比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说得更为具体,后者上周首次发出信号表明已有明确计划结束 8年的负利率实验,称借款成本将在 9月底回归零。欧洲央行的存款利率自 2014年(当时欧元区面临一场主权债务危机)以来一直处于负值区间,目前为 -0.5%。该行的大多数政策制定者同意需要开始加息,但在加息步伐上存在分歧。经济学家们表示,莱恩发表的言论意在平息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一些更为鹰派的成员的呼声,后者要求效仿美联储,采取一次加息 0.5个百分点的更激进步伐。 “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是,这是莱恩(以及拉加德)拼命想夺回对讨论的控制,以阻止在 7月一下子加息 50个基点, ”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全球主管卡斯滕 .布尔泽斯基表示。奥地利央行行长罗伯特 .霍尔茨曼是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中最鹰派的成员之一。他在上周表示,欧洲央行应该在 7月加息 0.5个百分点,因为 “其他任何行动都有被视为不到位的风险 ”。但欧洲央行执行董事会成员法比奥 .帕内塔警告称, “硬数据中正在出现经济压力的迹象 ——这些迹象在未来几个月可能变得更加明显 ”。他补充说,在这种情况下,预先承诺调整政策 “似乎没有必要且不明智 ”。


欧元区制造业订单近两年来首次下降
标普全球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欧元区制造业的脆弱性在 5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中再次清晰可见,制造业订单自 2020年 6月以来首次下降。 5月标普全球制造业 PMI从 4月的 55.5降至 54.6,这是 1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标普全球市场财智首席商业经济学家 ChrisWilliamso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在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欧元区制造商仍难以应对供应短缺、通胀压力上升和需求疲软的不利因素。 ”尽管产出增长从 4月份低点小幅回升,但仍然低迷,同时受对价格、供应链和需求前景的持续担忧影响,企业信心处于过去两年来的最低水平之列。 Williamson说,随着消费者增加在旅游和娱乐等活动上的支出,需求转向服务业也加剧了制造业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

分阶段的石油禁令将使俄罗斯有时间适应:西方制裁会有效吗?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俄罗斯的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欧洲没有对俄罗斯石油立即实施禁令,而是采取逐步的方式来实施这项禁令,这将使莫斯科有时间来调整其客户群体,并在未来 6个月内将其生产转向亚洲的新客户。欧盟表示,其目标是在今年年底之前将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减少 90%,但它又补充称,经管道和海路提供的能源供应将会合法地持续至规定时日。俄罗斯向欧盟供应的石油有三分之二是经过油轮运输的,而另外三分之一则是通过德鲁日巴管道完成的。西方分析家和欧盟观察员认为,这些制裁措施相对宽松,并且表示莫斯科显然感到松了一口气。总部位于俄罗斯的西纳拉投资银行的分析师们表示,“尽管欧盟宣布的措施具有威胁性,但是我们预计这些措施在目前和在未来 6个月内,并不会对俄罗斯石油部门产生重大的影响。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商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后勤问题并改变他们的客户群体。”他们还指出,亚洲实际上已经比欧洲购买了更多的俄罗斯石油,而在 2021年底,欧盟占到了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 60%,即在每天总计 500万桶的出口量中约有 300万桶流向欧盟。美国网站“现代外交”发表文章称,西方在 8年多前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并没有对俄罗斯产生负面影响,也没有对实施制裁者产生任何积极的影响,俄罗斯仍然存在,它适应了这些措施,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德国通胀率创近 50年新高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该国 5月份同比通胀率高于 4月,并超出预期,还创出 1973年 12月以来的历史新高。按德国标准核算,该国 5月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 7.9%。按欧盟调和标准核算,德国 5月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 8.7%。德国联邦统计局表示,该国上次出现类似的高通胀率是在 1973年冬季,当时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矿物油价格上涨。该局称,自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以来,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对高企的通胀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5月份的能源价格同比上涨 38.3%。德国联邦统计局说, 5月份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11.1%,涨幅也超过平均水平。该局表示,其他推高通胀的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以及经济复苏带动的价格大幅上涨。按德国标准, 5月消费者价格环比上涨 0.9%,按欧盟调和标准为上涨 1.1%。终值数据将于 6月 14日公布。

通胀阻碍了印度经济从疫情导致的衰退中复苏
印度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长 4.1%,不断上升的通胀抑制了印度从疫情期间的经济衰退中更为强劲的复苏。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印度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食品价格一路快速上涨,战争令小麦、葵花籽油和玉米的出口受到干扰。在印度,不断增加的成本影响了消费支出,而消费支出是这个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增长的主要引擎。印度周二报告整个财政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较前一年增长了 8.7%,并公布了截至 3月 31日的季度数据。印度央行曾在 4月份将其对当前财年的增长预测从 7.8%下调至 7.2%。这个南亚国家现在几乎完全取消了国内的新冠抗疫限制措施,允许企业自由运营、旅行畅通无阻。但是经济一直难以从一场由疫情引起的深度衰退中反弹。经济学家说,就业增长一直很疲弱,通胀已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印度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在 4月份升幅达到 7.79%,这是通胀率连续第四个月超过央行设定的 6%的容忍阈值。通胀上升迫使央行在本月早些时候上调其关键利率,为近四年来首次。

日本一季度全行业经常利润增长 13.7%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一季度( 1~3月)法人企业统计显示,不含金融和保险业的全行业经常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13.7%,为 22.832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2万亿元),连续 5个季度增长。在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打击中复苏的背景下,广大行业的企业利润呈现增长。不过,增幅较 2021年四季度的 24.7%收窄。经常利润的金额升至 1954年二季度以来的高位,在历史上排第五多,同时创一季度新高。日元贬值为出口企业利润增长作出了贡献。按资本金来看, 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增长 18.2%,1000万日元以上但不满 1亿日元的企业则增长 3.1%,复苏程度因企业规模不同而存在差异。非制造业增长 10.9%至 13.8976万亿日元。其中“批发、零售业”增长 36.0%,把原油等资源价格上涨转嫁至商品价格带动了利润增加。制造业增长 18.4%至 8.9347万亿日元。“信息通信机械”增长 97.2%,通信设备及半导体相关零部件的需求增加。“化学”受资源价格飙升影响,增长了 54.5%。因反映企业对经济前景的看法而受到关注的设备投资方面,全行业增长 3.0%至 14.904万亿日元,连续 4个季度增长。


日本《制造业白皮书》要求强化半导体竞争力
5月 31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 2022年版《制造业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日本制造业因全球半导体不足而受到严重影响, “有必要致力于强化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 ”,强调称稳定供应是数字社会 “安全上的最重要课题 ”。白皮书分析了影响波及制造业项目的社会局势变化。在多选回答中, 2020年度提到 “新冠疫情扩大 ”的企业尤其多,占 79.0%;2021年度最多的是 “原材料价格高涨 ”,占 79.8%,“半导体不足 ”也达到 49.3%。半导体除了用于智能手机和电脑外,面向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床的市场也有望扩大。白皮书指出,美国、中国、欧盟( EU)等从安全角度出发, “正在实施涵盖生产基础的新次元的产业政策 ”。白皮书还表示日本确保国内制造基础很重要。有关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白皮书称 “原本就处于上升势头的原油价格进一步高涨,导致以原材料等行业为中心,生产成本增加了 ”。白皮书还明确写入了钢铁和化学等原材料行业去碳化的必要性。此外,白皮书要求在可进行大量数据通信的第五代( 5G)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可急速提升计算处理速度的量子计算机等数字技术方面,提升日本的竞争力。

日本 4月对华机床订单同比减少 15%
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日工会)公布的 4月份机床订单额(确定值)显示,面向中国的订单同比减少 15.0%,降至 321亿日元。已连续 3个月同比下降。会长稻叶善治(发那科会长)表示:“上海市等地(因新冠疫情扩大)采取城市封控措施,很难进行面对面的商业洽谈”。从对华订单的行业来看,电气与精密用途下滑 25%,普通机械用途减少 29%。汽车用途增长 12%。虽然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的需求暂时告一段落,但与纯电动汽车( EV)相关的设备需求增加。稻叶善治表示,“客户的设备投资意愿仍十分积极,纯电动汽车和半导体相关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对上海 6月解封后的活跃交易表示期待。从中国以外的地区来看,面向北美的订单增长 55.6%,达到 309亿日元,面向欧洲的订单增长 38.2%,达到 206亿日元,均保持良好势头。除纯电动汽车和半导体外,与环境能源相关的设备投资也为机床制造商吹来东风。外需总体订单额增长 15.8%,达到 1018亿日元,这是 4月份数据首次突破 1000亿日元。


日本 2021年度低保申请数增加 0.8%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结果显示, 2021年度的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数为 229878件(初值),较上年度增加 0.8%,连续 2年增加。可能是新冠疫情长期持续造成了影响。厚劳省负责人表示: “可以认为与上年度相比,情况未发生大的变化。将继续关注。 ”2020年度的低保申请数为 228,102件(确定值),自雷曼危机后的 2009年度以来再次转为增加。当天,厚劳省还公布称今年 3月的低保申请数为 19793件,比 2021年 3月减少了 13.4%,连续 3个月减少。今年 3月起开始领低保的有 17751户,同比减少 12.7%。包括此前就领取的人在内则为 1642821户。领取人数为 2036045人。


韩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危机
由于持续不断地承受着原材料价格飙升和交货量减少的双重负担,韩国国内拥有超过 20万名从业人员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在面临生存危机。汽车零部件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整车产量下降。第一季度韩国国内整车产量为 837169辆,比去年同期的 908840辆减少了 7.9%。虽然原材料价格暴涨,但涨幅并未反映在供货价格上。作为分析对象的 83家企业的制造成本从去年第一季度的 22.9794万亿韩元上升到今年的 25.6782万亿韩元,增长了 11.7%。没有价格协商能力的汽车零部件公司通常被整车企业给予 "适当的利润 ",这是根据供货量的增减来决定利润金额的结构。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利润必然会受到整车产量很大影响。受半导体供应困难和中国“封城”等因素影响,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国内整车产量为 837169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7.9%。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韩国起亚公司分别减少了 10.3%和 7.1%,通用韩国公司骤减了 30.1%。令韩国各零部件公司更加担心的是,整车企业产量减少的问题可能会长期化。新冠肺炎疫情和半导体供应短缺等导致生产受阻,然而尽管如此,全球整车企业也取得了良好业绩。通用汽车和丰田去年实现了历史最高利润,现代汽车和起亚今年第一季度也分别创下了 6年和 10年来的最高营业利润率。这些车企的秘诀是集中生产高收益车型。将半导体和零部件集中在高收益车型上,利用供应商的市场优势降低销售奖励。韩国业界认为,随着整车企业收获了 "收益性比数量更重要 "的实践成果,不会回到过去那样的最大产量生产体制。出于这种原因,收益性较低的通用迈锐宝、起亚 K3等轿车也正在进入停产程序。车企希望尽可能以电动汽车为主进行生产,在燃油机汽车中生产收益性较高的运动型多功能车 (SUV)和高端车型。有分析人士指出,整车企业的结构性减产可能会对零部件公司造成致命打击。到目前为止,零部件公司虽然利润很低,但可以通过大量供货来获利,但今后这种 "薄利多销 "的形式也将变为不可能。韩国投资证券研究委员金振宇 (音译)分析称,通过新冠肺炎疫情,整车企业意识到低开工率反而会获得更高的收益,零部件公司随汽车高产量而获得利润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韩国科技部计划在未来五年培养 3140名半导体人才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表示,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后 5年内培养 3140名系统半导体设计和人工智能( AI)半导体领域的核心人才。同时,韩国政府还计划在 KAIST等 4所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半导体合同学科,每年提供 200名本科半导体人才。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当天在大田 KAIST韩国科学技术院与三星电子、 SK海力士等主要半导体企业代表和 4所主要科学技术院校长等举行了座谈会,并发表了半导体核心人才培养方案。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计划明年推进系统半导体设计相关本科实务人才培养事业和 AI半导体相关硕士、博士高级人才培养事业,计划通过这一措施,在今后 5年内培养 3140名实务人才。据悉,韩国科学技术院( KAIST),光州科学技术院( GIST)、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 DGIST)、蔚山科学技术院( UNIST)将引进半导体合同学科,从明年开始每年培养 200名以上的本科半导体人才,其中, KAIST100名、 GIST20名、 DGIST50名、 UNIST30名。韩国科学技术部为了培养硕士、博士级人才,将加强 KAIST和 UNIST的产学合作研究生项目, GIST和 DGIST也将讨论设立半导体研究生院或半导体专业。目前这 4所大学每年培养 220名硕士和博士人才,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所培养的人才将在 5年内扩大到每年 500名以上。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长官李宗昊表示,半导体领域的竞争是与时间赛跑的速度竞争。韩国政府将尽全力做到急需推进的事项立即着手推进。

头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首页 |  对虾之都概况 | 新闻资讯 | 产品展示 | 供求信息 | 养殖技术 | 市场导向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对虾之都--湛江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2021168683号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经济开发区乐山路23号恒兴大厦2118 Email:zjaap@vip.163.com
电话:86-0759-3582632 传真:86-0759-3582631
技术支持:广州网站建设